中药苦地胆的功效与作用|苦地胆的药理研究

中药-苦地胆的基本资料-功效与作用-食用方法

为菊科植物地胆草的全草。夏末采收,晒干。

英文名Scabrous Elephantfoot Herb, all-grass of Scabrous Elephantfoot
别名天芥菜、鸡疴粘(《纲目》),土柴胡、马驾百兴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草鞋底(《岭南采药录》),地胆头、磨地胆(《广州植物志》),牛插鼻、铁烛台、披地挂、地枇杷、牛托鼻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土蒲公英、吹火根、毛兜细辛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,铺地娘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,铁扫帚、铁答杯、铁丁镜、一刺针(《闽东本草》),铁灯柱、毛刷子(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),地苦胆(广西《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》)。
归经①《泉州本草》:"入肺、肝二经"②《闽东本草》:"入肺、脾、肝三经"
性味苦辛,寒。①《纲目》:"味苦。"②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味辛,性平。"③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苦,寒,无毒。"④《闽南民间草药》:"苦,微寒,无毒。"
功能主治凉血,清热,利水,解毒。治鼻衄,黄疸,淋病,脚气,水肿,痈肿,疔疮,蛇虫咬伤。①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散疮,凉血,消毒,去痰。理鼠咬、蛇伤,亦能止血。"治肠风下血。"②《纲目拾遗》:"叶:可贴热毒疮。"③《广州植物志》:"治湿热。"④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利尿消胀。"⑤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叶:敷热毒疮,乳痈,跌打。"⑥《广西中药志》:"清热解毒。治痧气热病,捣烂敷热疮,煎汤熏洗兼内服治眼睛上膜。"⑦《闽东本草》:"温脾利水,宽中下气。治水肿,腹胀,咳嗽,疳积,疝气。"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~5钱(鲜者1~2两):或捣汁。外用:捣敷或煎水熏洗。
相关中成药化痔灵片、白及糖浆




特别声明:本信息收集于各种书籍及网络,仅供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欣赏,不具有医学指导意义。

发表评论

用户头像 游客
此处应有掌声~
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