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行路蜈蚣的功效与作用|行路蜈蚣的气味特点

中药-行路蜈蚣的基本资料-功效与作用-食用方法

为茜草科植物耳草的全草。

别名较剪草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山过路蜈蚣、蜈蚣草、行路蜈蚣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鲫鱼草、龙胆草、节节花、苦胆草(《广东中药》Ⅱ),苦节节花、细叶丑婆草(《农村中草药制剂技术》)。
性味①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味苦,性平。"②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甘微苦,平。"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。治蛇、虫咬伤,喉痛,便血,牙疳。①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行气,敷疮止痛,理蛇伤,生津液,止喉痛。"②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清热润燥,凉血解毒。"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~5钱。外用:捣敷。




特别声明:本信息收集于各种书籍及网络,仅供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欣赏,不具有医学指导意义。

发表评论

用户头像 游客
此处应有掌声~

评论列表